立夏,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,表示温暖的春季已经结束,炎热的夏季即将来临。
中医认为“夏季与心气相通”,也就是说在夏季,心阳最为旺盛,人们要顺应天气的变化,重点关注保养心脏,睡好“子午觉”,多做安静的事情,如听音乐、散步、绘画、慢跑、打太极拳等,尽可能让肌体和精神获得充分的放松。此时节应节欲守神,保持宁静淡泊的心态,遇事不乱,凡事保持心态平和,切忌狂喜大怒,保持心情舒畅。
那么,在这个时节,饮食上应注意哪些呢?泉州市正骨医院营养科主任周晓兰提醒,立夏养生以增酸为主,饮食要清淡,注意养心健脾。
增酸为主。春季饮食注重减酸增甘,而立夏之后,人们大量排汗会造成人体阳气不足,皮肝腠理易于开泄,此时多食用酸性的食物可使皮肤适当收缩。比如山楂、西红柿、橙子等,常吃还可降血压、软化血管、保护心脏。
饮食清淡。立夏过后,温度逐渐攀升,人们会觉得烦躁上火,食欲也会有所下降。这时候饮食宜清淡,应以易消化、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,如多吃西红柿、冬瓜、甜瓜、桃、梨等新鲜蔬果。而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,否则容易上火,甚至出现口腔溃疡、便秘等病症。
夏季营养消耗较大,除注意饮食清洁和清淡为主外,还要注意补充一些水和无机盐,特别是注意钾的补充。豆类或豆制品、香菇、香蕉等都是钾的很好来源。
调养脾胃之气。由于夏季烈日炎炎,气温高,出汗多,特别容易出现中暑、晕厥。暑为阳邪,最能消耗人体的能量,所以需要抓紧储备以应对酷暑。很多气虚的朋友一到夏天就不好过,一动就大汗淋漓、气喘吁吁,有的在外面待久了就容易中暑、晕厥。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在暑天到来之前补足气血,经不起暑邪的“折腾”。中医认为,火生土。夏日火气渐旺,能够焚烧木变为灰土来滋养脾胃,而脾胃调养好可以化生气血。因此,从立夏大发五分六合,抓紧时间补足功课来提升脾胃功能,可多喝点稀粥等易消化的食物,养足气血,这样就不怕炎热酷暑带来高强度消耗了。
味精吃多了会怎么样? 在解答会怎么样之前,先来认识下味精的成分: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,在消化过程中能分解出谷氨酸,后者在脑组织
专家解答: 糖尿病不是吃糖吃出来的。 糖尿病的病因有很多,有先天遗传因素、后天生活习惯等原因。遗传因素占的比重更大一些。吃糖多不一定